姓名:韓 丁
性別: 女
出生年月💪🏻:1963年12月
職務/職稱:教 授
所在意昂4体育:意昂4体育官网
導師🙇🏿♂️:博士生導師
電話😡:13821454519
電子郵件😈:hd1213tj@163.com
■ 學科(專業)🚴🏼♂️:體育人文社會學
■ 主要研究方向:體育社會學
■ 主要教育經歷
(1)1981.09-1985.07 意昂4体育體育系體育教育專業獲得教育學學士學位;
(2)1992.07-1993.12 華東師範大學“高等教育管理”碩士課程班獲結業證書👲🏼;
(3)2004.03-2006.12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意昂4体育社會學系獲法學碩士學位。
■ 主要工作經歷
(1)2003.02--2022.09社會體育理論教研室:擔任體育人文社會學(體育社會學方向)博碩士⚗️、課程與教學論(體育課程政策與管理方向)碩士導師;主要講授體育社會學(西方社會學理論)、社會科學研究方法、體育人文社會科學通論、課程與教學論🌔、教育科學研究方法、教育社會學🤳、高等教育學等博士、碩士研究生專業課程,體育社會學、體育科學研究方法⤵️、教育學、健康教育學、體育資源概論等本科專業課程。
(2)1999.09-2003.01 教務處教學規劃科:擔任本科專業發展規劃、教學計劃和課程管理、教學製度製訂和實施、教育課題計劃和成果管理、高等教育研究等工作;執筆起草教學組織機構設置建議方案(2002)👮🏻♀️、本科專業建設指導意見(2002)👴、課程教學監控管理規定(2002)、課程教學規範(2002)🛀🏻、教材編寫規定(2002);參與起草社會體育⬆️、體育旅遊、特殊教育、體育新聞等本科專業申報論證報告等。
(3)1995.09-1999.08 教務處高教研究室🧑🏻🦽:擔任教育教學發展規劃、教育課題計劃和成果管理🕺🏻🧑🏽🎓、教學管理製度製訂🥜、高等教育研究等工作👷🏻;執筆起草教育督導製度實施意見(1997)🏄🏿♂️、教學成果管理及獎勵辦法(1997)、教育課題管理辦法(1998🤵🏽、2000);執筆起草1998年院科技工作會議講話、1999、2000🌚🪜、2001年院教學工作會議講話。
(4)1985.07-1995.08 教務處科研科🚫:擔任課題計劃和成果管理🤽🏿、重點學科規劃與管理、碩士學位管理🧑🏻🌾、研究所和實驗室管理、科技獎勵和統計等工作;執筆起草學位授予細則(1988)、科研課題管理辦法(1991)🙍♀️、科研成果管理辦法(1993);執筆起草運動生理學重點發展學科申報論證報告(1993)🕛、運動醫學研究所合作共建方案(1993)等,參與起草碩士授權單位以及運動生理學(1986)、運動生物力學(1990)、田徑教學理論與方法(1993)💲、體育人文社會學碩士點(1998)申報論證報告等 。
■ 學術交流經歷(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、講學)(2000年以來)
(1) 2020.11 江蘇揚州.2020年全國體育社會科學年會、大會報告、第1作者、“健康中國2030”戰略🧹:健康促進研究的可視化呈現🛶;(2)2018.09 山西臨汾 2018年體育史學與文化高端論壇、專題報告、獨立作者🧑🏿🦳、“後現代知識範式🕗:中國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圖景”👨👨👧;
(3)2018.04 四川成都 2018年全國體育社會科學年會、專題主報告、第1作者、“全國性運動協會組織運行狀態的研究”;
(4)2015.08 吉林長春 全國高等學校體育學碩士導師研修班🤾🏿、授課專家、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體育專業委員會👼🏿、“體育實證研究與論文選題”;
(5)2015.11 浙江杭州 第十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、專題報告、 第1作者、CNKI收錄、“健康養老公共服務工程:天津進城務工階層運動健康公共服務的實證研究”✋;
(6)2015.04雲南大理👨👧👦、第八屆老年體育科學大會👩🦼、大會報告🦶🏽、獨立作者、“社區健康養老公共服務工程:高等體育院校相關專業‵服務學習′教學製度創新策略”;
(7)2015.07 寧夏銀川 2015年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科學年會、專題報告、獨立作者、“國家與社會共治:中國體育運動社會團體組織社區建構的治理使命”;
(8)2014.7中國北京、2014年世界體育社會學大會🖨、專題報告、獨立作者、CNKI收錄、“健康公共服務戰略:健康促進體系中的公共運動俱樂部培育政策研究”、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👁;
(9)2014.07 新加坡 、2014亞洲體育與運動科學大會(ACPESS)🐲、專題發言、 第1作者🍛、
“社會結構轉型:天津市外來務工階層運動健康公共服務研究”;
(10)2013.04 美國夏洛特😁🗽、第1屆國際華人體育與健康協會(ICSPAH)學術論文報告會、墻報交流、第1作者、“理解課程範式:敘事性體育日誌評價範例應用效果的研究”👩🏻🦼➡️;
(11)2013.10 中國天津👱🏻♀️、2013體育教育素質國際會議(ICSSPE)、專題發言、 獨立作者、“休閑促進健康策略:中國社會福利體系建構中的運動休閑公共政策研究”🧛🏻♀️;
(12)2013.11 中國成都🧑🍼、2013年全國體育社會科學年會➜、專題發言🏋🏿♀️、1等獎👩🏻🦲🤾🏿♀️、第1作者、“天津團泊健康園相關院校健康公共服務組織聯盟建構的實證研究”🛸;
(13)2012.07 英國格拉斯哥🙋🏼♀️、第30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科學大會、墻報交流🤽🏽♀️、獨立作者、“公共健康均等化⟹:高等體育院校供給健康公共服務的學科場域研究”;
(14)2012.07 英國格拉斯哥、第30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科學大會🗄、墻報交流🤵🏼♂️、獨立作者🅾️🤘🏼、“健康國家戰略:中國公共健康福利與大眾體育運動政策的協同研究”;
(15)2011.12 中國上海🏇、第9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、墻報交流🧑🏻🎤、第1作者、“天津市高校運動休閑與健康公共服務的實證研究”;
(16)2010.09 韓國春川🚆、第13屆世界休閑大會🧏🏿、墻報交流、第1作者🧑🍼、“公共休閑全球化🧑🏼🔬:中國休閑社會建構的教育行動策略研究”
(17)2009.10 中國北京、國際社會學協會休閑研究委員會中期會議暨2009中國休閑與社會進步學術年會、專題發言、獨立作者、“後現代身體觀下休閑教育行動與社會結構的變遷研究”;
(18)2009.10 中國上海、2009全國學生體質健康高層論壇、專題發言👱🏽♀️、2等獎👩🏿💻🏄、獨立作者🌘、“社會身體觀下‘體育與健康課程’人文取向評價的價值”👮🏽;
(19)2008.08 中國廣州、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科學大會🆔、墻報交流、獨立作者🤛、“公共健康全球化🈚️:中國大眾體育與健康保障公共服務融通研究”;
(20)2008.07 中國澳門🧘🏻♂️、第16屆國際比較體育暨運動學會研討會(ISCPES)❣️、專題發言🙇♀️📝、獨立作者🧑🦱🧑💼、“從西方批判和實踐理論反思中國體育社會科學的研究取向”;
(21)2007.11 中國廣州、第3屆社會體育國際論壇、墻報交流、獨立作者、“高等體育院校的‘休閑與健康’公共服務供給”;
(22)2006.05 中國蘇州、第3屆全國體育大會“蘇州太湖體育論壇”、專題發言、 獨立作者、“中西休閑社會的演變與交融”🔱;
(23)2004.10 中國北京🔼、第7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、書面交流、獨立作者、“聯系與發展:審視21世紀的中國體育—政治、經濟環境中的體育”📟;
(24)2004.10 中國北京、第7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、書面交流、獨立作者、“聯系與發展🖐🏽:審視21世紀的中國體育—科技👩🏻🔧🦇、教育環境中的體育”;
(25)2002.10 中國香港、世界體育科學大會💁🏿♂️、墻報交流、獨立作者、“21世紀中國人口健康社會化的教育促進策略”👨🏿🏫;
(26)2001.08 中國北京、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科學大會、專題發言☝🏽🚙、獨立作者🧏🏼♂️、“21世紀中國大學體育的功能與使命🧜🏻♂️。
■ 學術與社會兼職
(1)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社會科學分會委員;
(2)教育部“長江學者”評審專家庫評審專家;
(3)全國社會科學基金年度項目通訊評審專家;
(4)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專家庫評審專家;
(5) 國務院學位辦公室專家庫評審專家;
(6)中文核心期刊遴選專家庫評審專家🧼🏃🏻➡️;
(7) 天津藝術科學規劃項目專家庫評審專家🏌🏻♂️;
(8)全國高校體育學碩士導師研修班授課專家。
■ 主要課題研究(2000年以來)
(1)2016.06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(16BTY004)𓀙、主持人、“中國體育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知識譜系與製度場域建構的研究”🎧;
(2)2015.02 國家體育總局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課題(2133SS15020)、主持人、“國家治理現代化🙆♂️:體育運動社會團體組織的社區建構與公共服務研究”➕;
(3)2014.12 天津市藝術科學規劃一般課題(B14031)🍭、主持人、“天津社區治理體系建構中運動休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”;
(4)2013.05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(03BTY014)、主持人🫛、“構建以體育科教創新為主體的‵休閑與健康′公共服務體系的研究”、核心期刊發表論文8篇、學術會議發表論文6篇、人大資料《體育》轉載1篇👈🏿;
(5)2013.07 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重點項目(TJTY11-29)、第2參與人、“天津團泊健康園發展規劃下相關高等院校健康公共服務研究”👨🦼➡️、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篇、學術會議發表論文1篇🧚🏼;
(6)2011.11 天津市教委社會科學基金項目(2005XK14)、主持人、“和諧社會結構與身體教育的休閑目標研究”、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篇🤾🏿♀️;
(7)2010.11 天津市高等教育學會項目(080016082Y)🦸🏿♂️🥚、主持人、“天津市高校退休教師休閑生活方式的實證研究”;
(8)2010.11 意昂4体育教育教學項目(200911)、主持人👩🏻🦰、“我國高等體育院校研究生導師狀況與發展對策研究”;
(9)2005.07 天津市教委社會科學基金項目(991609)、主持人🟣、“我國終身健康教育體製的構建和改革對策研究”、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篇💅🏼;
(10)2003.12 國家體育總局社會科學軟科學項目(305ss01013)、主持人👷🏻、“21世紀中國體育創新體系的製度創新研究”、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篇🔤、人大資料《體育》轉載3篇、獲省部級3等獎1篇;
(11)2000.09 天津教委教育教學資助項目(98006)🏊🏻♂️🧙♂️、主持人、“面向21世紀體育院校社會體育專業增設體育旅遊專業方向的研究與實踐”✬🚴,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篇,人大資料《體育》轉載論文1篇
(12)2000.02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⛎、第5參與人、“2010年中國體育發展戰略研究”、執筆“科技與教育發展戰略”部分。
■ 核心刊物發表主要論文(2000年以來)
(1)2019.12 “公共文化視域:運動休閑服務相關研究的可視化呈現” 《天津學術文庫》2018、第一作者、1.0萬字🤸♀️;
(2)2018.12 “天津進城務工階層健康公共服務均等態勢的研究”、《天津學術文庫》2017、第一作者👩🏿💼、1.0萬字🕘🪔;
(3)2016.04 “天津團泊健康園相關院校健康公共服務組織聯盟建構的實證研究”、《南京體育意昂4体育學報》⚙️、2016年2期🧑🏫、獨立作者、1.6萬字📞🏟;
(4)2012.02 “論‘體育與健康課程’人文評價的核心價值”🤰🏼、《體育研究與教育》、2012年1期☺️、獨立作者💃🏿、1.2萬字;
(5)2008.03 “高等體育院校的‘休閑與健康’公共服務供給”、《北京體育大學學報》、2008年3期、獨立作者、1.2萬字🫶🏼🦹🏻♀️;
(6)2008.03 “中西休閑認識的演變與交融”、《廣州體育意昂4体育學報》、2008年2期🎅🏻、獨立作者、1.2萬字;
(7)2007.02 “中西休閑社會的演變與交融”、《山東體育意昂4体育學報》☂️、2007年1期、獨立作者,1.2萬字;
(8)2007.03 “我國高等院校體育類研究生專業結構狀況與發展政策建議”、《中國體育科技》🪝、2007年2期、獨立作者、1.6萬字;
(9) 2006.05 “健康模式變遷與中國基本健康保障服務的公共供給”🚞、《體育與科學》🧛🏻♀️、2006年3期👨🏼⚖️、獨立作者、1.2萬字;
(10)2004.08 “我國高等院校體育本科專業科類結構狀況與發展態勢分析”🧐、《意昂4体育學報》、2004年5期🏊🏻♀️、獨立作者、1.2萬字 ;
(11)2004.06 “從國家創新體系支撐延伸體系建設談體育創新體系的研究和構建”🧛🏻、《山東體育意昂4体育學報》😓、2004年2期,人大資料《體育》2004年10期轉載、獨立作者🫸🏻、1.2萬字;
(12)2004.12 “體育科教進步:殘疾人運動競技和運動參與的知識服務體系”、《山東體育意昂4体育學報》、2004年5期,人大資料《體育》2005.4轉載、獨立作者、1.2萬字;
(13)2003.03 “未來八年我國體育科技✫、教育發展的戰略構想與政策建議”、《山東體育意昂4体育學報》🪕、2003年1期,人大資料《體育》2003年6期轉載、獨立作者、1.2萬字;
(14)2003.03 “健康與促進:身體運動與教育的目標之一”、《意昂4体育學報》👨👧👧、2003年1期、獨立作者🥟、1.2萬字;
(15)2003.06 “21世紀我國人口健康社會化的教育促進態勢”、《意昂4体育學報》👨🏽💻、2003年2期、獨立作者、1.2萬字;
(16)2000.06 “我國體育旅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設計”🛴、《意昂4体育學報》💋、2000年3期、人大資料《體育》2001年1期轉載、獨立完成👾、0.75萬字。
■ 主要著作
(1)2019.01 《運動休閑與健康公共服務的社會福利基礎》、獨立作者📆、28萬字、上海三聯書店出版📦;
(2)2018.06 《天津團泊健康園區院校健康公共服務的研究》🤵🏻♀️、獨立作者🧑🏻🍳、15萬字💇🏿♂️、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🌜;
(3)2009.06 《高等教育社會學》、參編(第3章 高等教育行動的社會建構)👨🏻🦽➡️、3萬字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;
(4)2009.10 《體育資源概論》、參編(第9章 體育旅遊資源概述)、2萬字、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。
■ 主要獲獎
2021年12月 《運動休閑與健康公共服務的社會福利基礎》👟🛎、三等獎、“第十七屆天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”🔎。
■ 培養研究生情況、要求
2004年開始擔任碩士導師、2018年開始擔任博士生導師;指導在讀博士研究生3名,指導碩士研究生46名、畢業35名、在讀11名;要求報考學生🦍:追求知識、勤奮好學、熱愛體育、樂於實踐🍞🧕。